《传闻》以城市流言为切口,揭示了信息社会中真相与谣言的暧昧纠缠。歌词中"霓虹吞没最后一个标点"的意象,暗示着现代传播体系中事实的完整性正被消费主义肢解,人们在碎片化信息里捕风捉影。那些"在电梯间发芽的秘闻"象征着流言具备病毒式传播的生命力,而"用指纹拼凑陌生人的一生"则尖锐批判了网络时代对他人隐私的暴力窥探。副歌部分反复出现的"他们说"构成集体无意识的回声,展现群体认知如何被无形之手塑造,真相逐渐沦为可被任意涂抹的画布。歌词通过"删除键比忏悔先到达"的悖论,呈现数字时代道德追责的滞后性,谣言的摧毁性往往在澄清前就已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结尾处"用沉默喂养的怪兽"隐喻着看客文化对谣言的纵容,当猎奇心理压倒真相敬畏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宿主与帮凶。整首作品如同当代社会的寓言,在诗性表达中完成对群体盲从的病理切片,提醒人们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认知底线。